关于法轮功
大陆消息
时事评论
海外消息
修炼园地
社会支持
天人之际
技术参考
真象资料
 
 法轮功简介  
 法轮功简介  
 如何开始学炼法轮功  
 如何开始学炼法轮功  
 法轮大法原著  
 法轮大法原著  
 普度◇济世  
 普度◇济世  
 大法炼功音乐  
 大法炼功音乐  
 正法之路图片展  
 正法之路图片展  
 健康调查报告  
 健康调查报告  
 
 迫害详情  
 迫害详情  
 综合报道  
 综合报道  
 大陆简讯  
 大陆简讯  
 温故明今  
 温故明今  
 劝善信  
 劝善信  
 声明洗脑作废  
 声明洗脑作废  
 
 修者评论  
 修者评论  
 澄清事实  
 澄清事实  
 世道人情  
 世道人情  
 外界评论  
 外界评论  
 
 社区活动  
 社区活动  
 声援大陆  
 声援大陆  
 综合报道  
 综合报道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法律起诉  
 法律起诉  
 海外案例  
 海外案例  
 法会掠影  
 法会掠影  
 海外简讯  
 海外简讯  
 
 个人修炼  
 个人修炼  
 正法修炼  
 正法修炼  
 修炼传神奇   
 修炼传神奇   
 小弟子园地  
 小弟子园地  
 初学园地   
 初学园地   
 古代修炼故事   
 古代修炼故事   
 
 缘归大法  
 缘归大法  
 道德升华  
 道德升华  
 祛病健身  
 祛病健身  
 法理认识  
 法理认识  
 
 师父评注文章   
 师父评注文章   
 法理切磋   
 法理切磋   
 修炼经历  
 修炼经历  
 特别推荐  
 特别推荐  
 提高心性   
 提高心性   
 重新修炼   
 重新修炼   
 洪法经验交流   
 洪法经验交流   
 其它   
 其它   
 
 讲真象救度世人  
 讲真象救度世人  
 正念化解迫害  
 正念化解迫害  
 用言行证实大法  
 用言行证实大法  
 
 关于正法修炼  
 关于正法修炼  
 关于发正念  
 关于发正念  
 正信正行  
 正信正行  
 
 小朋友的修炼故事  
 小朋友的修炼故事  
 福宝宝童话集  
 福宝宝童话集  
 青少年学大法  
 青少年学大法  
 
 外界褒奖  
 外界褒奖  
 世人正行  
 世人正行  
 各界声援  
 各界声援  
 支持决议  
 支持决议  
 人心渐明  
 人心渐明  
 
 善恶报应  
 善恶报应  
 警世预言   
 警世预言   
 生命奥秘   
 生命奥秘   
 科学我见   
 科学我见   
 宇宙时空   
 宇宙时空   
 文史漫谈   
 文史漫谈   
 其它   
 其它   
 
 善报  
 善报  
 恶报  
 恶报  
 
 网络突破  
 网络突破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  
 印刷技术  
 印刷技术  
 排版技术  
 排版技术  
 VCD制作  
 VCD制作  
 条幅及标贴  
 条幅及标贴  
 手机安全  
 手机安全  
 磁带制作  
 磁带制作  
 广播电视技术  
 广播电视技术  
 图片和摄影  
 图片和摄影  
 其它  
 其它  
 
 真象报章  
 真象报章  
 影视天地  
 影视天地  
 美术美工  
 美术美工  
 音乐创作  
 音乐创作  
 文学创作  
 文学创作  
 电子书   
 电子书   
 广播录音   
 广播录音   
 其它   
 其它   
 
 综合性资料  
 综合性资料  
 地区性资料  
 地区性资料  
 专题性资料  
 专题性资料  
 
 电视片  
 电视片  
 动画  
 动画  
 闪画  
 闪画  
 
 连环画  
 连环画  
 漫画  
 漫画  
 绘画  
 绘画  
 洪法图片  
 洪法图片  
 贺卡  
 贺卡  
 光盘封面  
 光盘封面  
 其它  
 其它  
 
 歌曲演唱  
 歌曲演唱  
 器乐演奏  
 器乐演奏  
 作词作曲  
 作词作曲  
 
 小说  
 小说  
 剧本  
 剧本  
 寓言  
 寓言  
 诗歌  
 诗歌  
 民风  
 民风  
 儿歌  
 儿歌  
 对联  
 对联  
 其它  
 其它  
 
  • 按日浏览  
  • 订阅明慧  
  • 网站地图  
  •  
     
  • 历史的瞬间 知道真相会成为你的福分
  • 录像片:是自焚还是骗局?
  •  

    首页 > 真象资料 > 文学创作 > 剧本


    "全面讲清真象,正念清除邪恶,救度众生,坚定的维护法"(《大法坚不可摧》)

    电影文学剧本:天书 (上)


    文/王庆丰
     
      打印机版


    【明慧网2001年12月31日】
    (一)

    2000年,北方农村的一个县城,深秋时节,微寒的风中,残叶飘零。

    在一嘈杂、拥挤的集市,一老妇人面含慈祥的微笑,手挎提篮,提篮上搭着一条淡兰色的毛巾。老妇人不时从篮子底下摸出一张油印的纸张,上面印着密密麻麻的文字,递给过往的人群。有的人走过了,见此情景又转身回来要一张。匆忙而面目冷漠的人们开始有些骚动起来,有的停下步子读那张纸。

    “法轮功!”

    老妇人听到后从容地笑了,她看上去健康硬朗,乾净利落,红润的面颊衬托着
    那双安祥善良的眼睛,那是一双饱经岁月的劳动的手,实在、灵活、令人信任。老妇人走过集市,越过窄小布满灰尘的街道,不时在杂货铺、住家进进出出。边上铺子里售货的伙计和铺子的店主,远远望着她,面含不解或担心。

    (二)

    北方的偏僻山村,寒风呼啸,狗叫声已显微弱。老妇人在半尺厚的雪地深一脚浅一脚、步履艰难地走着。凛冽的寒风吹动着她头上的咖啡色的头巾,走过一户又一户,虽是艳阳高照,但却天寒地冻、呵气成霜,当再一次敲着一户人家的门时,一声“谁呀?”,老妇人双腿一软,倒在门前。

    (三)

    淳朴、暖和的农村人家。

    老妇人躺在炕上,慢慢睁开了眼睛,看到陌生的一家三代围在她周围,焦急担心
    地看着 。见她醒过来了,其中的中年妇女松了一口气 : “哎,总算醒了,总算醒了。” 妇女赶快转过身,端来一缸冒着热气的准备好的红糖姜水,顺手搁在炕头,又轻轻扶起老太太。

    晚上,老妇人看来已恢复了,看着这一诚实、热情的庄户人家,从他们关切、疑
    问的目光中,慢慢开始了她的故事……

    旁边的炉火上烧着水、水壶冒着热气。

    (四)

    画外音: “不记事时,我被一家人抱养,那家人信佛,一打记事起俺爹就跟我讲……”

    在一个铮亮、古朴的供台前, 殷切的父母耐心地手把手教着一位大约5、6岁的身着红色碎花布衫的小女孩上香。台上供着一本发黄的用线装订起来的书。书已发黄,老旧,但却依然完整。一家三人跪在供台前虔诚地磕头。

    三人起身,端庄、闪着长长睫毛的母亲上前小心地擦试供台的四周。虔诚地用手认真地理放好供台上的书,回忆着对小女孩讲:“这可自打你佬爷的佬爷就开始供佛了,这本书是那前儿就有了。”

    声音温柔,象一个梦飘落过来。

    古老的庄户人家土墙小房渐渐呈现,犹如过去岁月中的见证。
      
    在那北方肥沃、原始、人烟稀少的古老风貌的小村。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一种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

    老太太的声音:“俺们村在黑龙江一个叫北屯的地方,只有十来户人家,土又黑又厚,谁来村上,搭个马架子,种上小麦、黄豆就过日子了。”

    (五)

    一家农院里,外墙上挂满了金黄的玉米,鲜红的辣椒,雪白的大蒜。
      
    老太太的声音:“俺是个丫头,也没啥名,娘也不让我去哪儿。”

    院里,母亲正在干活,一抬头发现女孩不在身边,就走出院门,喊道:“丫——头_,丫——头——”。女孩应声从很远处跑出来。母亲对小女孩说了几句话,然后牵着小女孩进自家院子,走回到屋里。

    母亲走进屋, 小心翼翼把经书从供坛上捧下,用布轻轻地仔细地擦拭一遍,小女孩睁着大大的眼睛看着。

    母亲又从新把书放上供坛,然后拉着小女孩虔诚地上香,跪拜。

    ( 六)

    日子一天天过着。
      
    有一天,小女孩从外面进来,看上去有点委屈、伤心,衣服头发显零乱。一边还用袖口擦着眼泪。

    家里母亲正在炕上坐着做针线。小女孩走到炕边,看着母亲,眼泪在眼睛里转。母亲拉过孩子,一句也没有问,轻轻拉过孩子给小女孩梳头发扎小辫,一边理着一边慢慢对孩子说:“别人打你骂你都不要上心,也不要以为吃亏了,忍着就过去了。丫头,遇啥事儿呢别怨别人,什么事都要忍着点儿,你要好,别人不会打你、骂你。明白了吗?”

    小女孩似懂非懂,但很认真地听着,听话地点头,母亲又替她整了整衣服。

    (七)

    简陋的手工织布机被叭嗒、叭嗒推拉着,小女孩和母亲并坐在织布机前面的一条长凳上。母亲一边织布一边高声说:祖上传下的经书上说了,以后会有真佛姓十八子李出来传大道大法,穿翻领的衣服,脖子下结,头顶“四两棉花”。

    (八)

    早晨母亲拉着小女孩虔诚地上香,跪拜。走到小院后面。后院的青菜地里,母亲往筐里放摘下的小白菜,摘完后,弹了弹身上的土,一边起身,一边挎上蓝子说:“他有一本真经,有一个轮子,轮子一转,到那前儿天地间他说了算。”

    顿时,百鸟 婉啭,祥云朵朵,天空一片明丽。 一队大雁飞过。

    (九)

    母亲将烧好的晚饭放上桌:青菜,面条和馍。柏木饭桌上馍还冒着腾腾热气,母亲:“啥时候有德就有一切,没德啥都没有,别人要打你、骂你,是你自己不好。”

    一家人在满足而温暖气氛中吃着晚饭。

    ( 十)

    又是一个清新的早晨,母亲肩上挑着水桶和小女孩走在一起,母亲穿着蓝色的罩衣,女孩穿着粉红色花衣服,她们步履轻快,走过长满野夏菊的小坡,来到了一个四周长满青苔的古井旁,母亲娴熟地摇着毂辘,把一桶清水提了上来,灌满两个桶,起身,把桶挂在扁担两头,并不十分费劲地挑着,两个桶随着步伐悠悠扬扬,小女孩一走一停跟在母亲后面。母亲边走边对女孩讲着。

    旁白:“我一打记事起,母亲就给我讲着那本祖传下来经书中的事情。听娘讲我佬爷一辈子都读经书,不吃荤,吃素,死时坐着,打坐的样子。”

    母亲讲:“待到成佛的那一天,善男信女,都要到京城过大筛。那可是一个重要得不能再重要的日子 (声音渐远) 就象考状元一样。比那还要难,千载难逢啊!”

    母亲下意识有力握了一握女孩的小手,象是要小女孩记住什么

    她们进了院子,母亲将水倒进一个大水缸里。然后拿起一个柳条编的筛子筛谷子。

    几只鸡在院子里寻食。

    母亲一边筛动着筛子一边说:“到时上边的不要”,母亲抓一把浮在最上面的谷壳扔给院子里的鸡,鸡子们争抢着去吃谷子,“下边的也不要,就要中间的。”

    母亲把谷子放在磨的口里,推磨。继续说:“磨了又磨,烤了又烤,真火烤,顶不住你就下去,烤住了你是成子,烤不住就是瘪子。”
      
    母亲说着,不时停下来叮嘱地看着小女孩,。小女孩认真地听着。

    四周夕阳灿放,远方农村笼罩在袅袅的炊烟之中。

    (十一)

    日复一日,周而复始。

    小女孩牵着母亲的手,母亲另一只手挎着一个提篮,她们走过麦浪翻滚的田野,去田里送饭。

    和煦的微风吹着,蜂舞蝶忙,山花盛开。

    母亲说:“我们都赶不上趟了,就你命好,福份大,你能赶上,到那时你一定要得这个法,谁不要你可得要,得了,抓住你就别撒开,这是一条金光大道,最直、最正。”

    她们身后是一条笔直的通向山顶的小道,挺拔的扬树,绿叶婆娑。

    母亲声音渐远:“谁叫你都别回头,你一回头可就掉下来。”

    (十二)

    秋天的夜晚,农家院外高高的麦垛,荧火虫一闪一闪,秋虫唧唧。

    母亲替小女孩掖好被子。房子里被油灯温暖的光所笼罩,小女孩脸红扑扑的,睁着亮亮的双眼,母亲继续说:“你记住我的话,你一定能得这个法。得了,抓住你就别撒开。”

    小女孩听话地点了点头,幸福地闭上了眼。

    宝蓝的夜空,群星闪烁。

    (十三)

    初冬的荒郊满目苍凉,小女孩和父亲并排伫立在一座坟前。

    小女孩扎着白头绳。风中瑟瑟发抖,抽泣,慢慢在母亲的坟前跪下了,父亲高大的身躯在一点一点缩小,背有些弯了,小女孩和父亲一起向母亲告别。

    (画外音):“我九岁那年,妈没见得啥病,一夜之间就死了。”

    (十四)

    母亲的坟上长满青草,旁边一新坟,无草,稍大,小女孩长高少许,衣着头发零乱跪在坟前,默默地。在万物生长的春天,竟是送葬,生死无常,人生如梦。

    小女孩一个人背影。画外老太太的声音:“我十二岁时,爹也死了”

    大雪纷飞,寒风呼啸。原来住的房子塌了。

    老太太画外音:“后来房子也塌了,我离开了咱村开始流浪。”

    光秃的树木,灰色的天空。小女孩一个人走在荒凉的路上。

    ( 十五)

    一个青年妇女夹在一大群找活干的男人中:工地、车站、铁道、街边。她看上去结实而又操劳过度,一双粗糙的大手,眼圈疲惫,双眼饥渴等活儿干。

    老太太画外音:“我没有名字儿,因为老是路边蹲着等活儿干,别人都叫我蹲子。 ”

    老妇人的声音充满坚定但又平铺直叙。“我什么活都干过,什么苦都吃过,一辈子没结婚。”

    有人叫着:“蹲子,那儿要几个人,你跟我来。”

    妇女一下和几个民工走开去了。

    (十六)

    妇人在垃圾堆中捡破烂,背上背着孩子。

    在一破烂棚子里,妇人用简陋的器具烧饭。一锅黑糊糊的东西。 妇人一碗一碗盛给旁边站着的孩子们。孩子们饥渴地看着母亲盛饭的手。母亲想多盛一些到碗里,但又担心最后的分不到了。

    妇人坐下细心地用勺子一勺一勺地依次喂身边的几个小孩子,抱着一个,旁边还有好几个。

    几个稍大的男孩和女孩,自己捧着破碗吃着。   

    老太太画外音:“我没结婚,但养了二十几个娃儿,都是捡的,有的没了爹娘,有的是有病没人要的,唉,这都是一条条命哪!”

    妇女弯下头,极慈祥地亲了亲怀中的孩子。喂完饭后,孩子睡着了。

    (待续)


    明慧网版权所有 © 1999-2004 MINGHUI.ORG
      推荐给朋友
      意见和建议
     
    相关文章: